在藝術中履行時光
父女對話 ---- 劉永仁 X 劉蘭辰
劉蘭辰/採訪撰文・劉永仁/圖片提供
「時光履行者・劉永仁」為台灣知名抽象藝術家劉永仁的個展,畫面元素源自於藝術家的生命記憶,而藉由劉永仁父女間的對話,便可一探藝術家從生命中如何「履行」時光。(全文原刊載於聯合文學No.428,2020年6月號)
Q:畫畫本身是很孤獨的一件事,但為何你一直以來都走在這條孤獨的路上?我觀察你的自由時間都用在工作室,是玩也是工作,你一直把自己放在畫畫的氛圍中,為什麼?
A:因為我認為畫畫對我來說就是完全自由,我內心有一種動力趨使我一直去畫,這已經超越工作或是休閒。
Q:你從年輕時投入創作,從水墨後來轉變為油彩畫布,這不間斷的繪畫實驗歷程,是否被一股自由感、愉悅感牽引呢?關於這種愉悅感,你會如何形容?
A:對的,所謂愉悅感,是能釋放內心的壓力或是困惑,並不是感官的舒適而已。
每當我對人生有一些無法解釋或者難以訴諸的景況,我就會用畫筆來抒發,應該是一種內在的需要吧,所以我認為畫畫已經深植在我的生命歷程裡頭,是很直覺、很直觀的,並不一定要想太多。
Q:但除了有直覺感性的行動,要延續這整個作品實驗歷程,你是否也有理性地一步步計劃呢?
A:我相信任何一個藝術家內心,都包含感性抒情跟理性構成兩部分,包括技法材料的直覺和計畫性,也包括有目的性地去體驗和閱讀各種給我啟發的營養,包括旅行、交談、文學哲學歷史音樂等各種想像。但實驗過程中,也有過困頓時期。
Q:早年的困頓,是你到了義大利旅居時有了更多刺激,然後才得以持續繪畫,慢慢消解困頓的感覺嗎?
A:困頓永遠都有,不同階段有不同體會。早年剛出社會對未來茫然以致於不知是否持續創作。但很快的,我體認到繪畫是我必須持續的事,我發現繪畫好像在挖一個隧道,你獨自挖,看不到特別的風景,但持續做下去常常紓解我內心許多困惑,光這點我覺得就非常值得。
。
劉永仁〈獨行之一〉油彩、畫布,118x200cm,2020。
小跟班與帥爸,拍攝於2006年北美館一樓展廳。
Q:你在義大利大概待了多久?如何改變你的創作走向?又為何選擇油畫,而不是跟水墨比較接近的水性顏料呢?
A:我在義大利米蘭待了八年,期間到歐洲各個城市看了很多展覽也參展,有一些刺激。之前我的繪畫傾向於具象水墨。90年後,不知不覺有了很大的轉變,用油彩釋放了抽象的思路。
選擇油彩畫布可以抓住我內在對水墨的移情,而且色彩還能更深層、更豐富。我儘量避免堆積很多很乾枯的顏料,試圖把它表現得比較溫潤。我認為繪畫要傳達的,不僅僅是我的人生觀,也要試著要把那種溫潤的質感全然表現出來。
Q:你的創作靈感通常來自什麼?
A: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只要不認真去想,鬆鬆地看著就會引起靈感,有一段時間我著迷漢代的畫像磚,後來多半畫線條或人,逐漸慢慢抽取這些形象,然後進入另一個比較未知的的世界。
當我在90年代轉變比較大的時候,完成每一件作品,都只有編號沒有命名,這讓我放膽地一直往這個題材奔跑進去。直到90年代中,我提出了「呼吸」這個概念,所以當時回台灣的首次個展,主題就是「深度呼吸之複次方」,我的繪畫也開始跟著呼吸的節奏去思考。
Q:創作從抒情到理性的過程當中,除了有呼吸狀態改變,是不是也慢慢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「空間」?我看到你早期畫面的空間感沒那麼強烈,到了理性階段,你的空間就慢慢被撐開了。
A:對的,關於我的「繪畫空間」,還是跟呼吸有關,它其實是介於潛意識跟現實自然的空間,但我也不能完全否認它非源於自然。因為在繪畫中可以移山倒海,產生一種奇特的境界,相當過癮!
除此之外,這也是一種冥想的空間。而這個思考的境域其實是很開朗、很遼闊的。我不希望畫面看起來很壅塞,我希望像走大路、大山、大雲,甚至於大海啊,冥冥中產生一種舒放又深邃的感覺。
「深邃」是很重要的,我覺得深邃才讓人看得見藝術家深層的那一面,所以我在畫面上會用深海藍或是Indigo的那種靛藍來表達。除了藍色,我也用了很多黃色,檸檬黃、拿坡里黃,各種程度上的黃。我非常喜歡用黃色來呈現我的空間,彷彿是義大利地中海溫暖的陽光,或是家鄉池上稻田反射雲影的波光,黃色給予我無限的靈感,變化太多太豐富了
劉永仁〈呼吸 穀流〉油彩、畫布,60.5x50cm,2015。
Q :但是你近年除了黃色以外,其實也蠻喜歡用深色,像剛剛說到的靛藍或是黑色,這是為什麼呢?
A:使用深色是因為潛意識、內在的呼喚,彷彿回到之前用水墨在繪畫時的那種底蘊,也可以讓油彩營造出那種溫潤、婉轉、有流動在呼吸的感覺,讓作品得以喘氣,而不是停滯在那裡。
為了要探討這種「呼吸」的概念,我也嘗試著用不同的媒材,比如說我有一段時間也試著用鉛片,鉛是一種金屬,看起來比較冷冽、肅穆,但是我一旦用了鉛片,會在它的上面塗一層中介質蜂蠟。在鉛片塗上這層中介質,它便會處於冷熱、硬軟之間,得到了綜合,也產生了溫潤感,而這溫潤感確實就是我所想要的,在畫面上得到紓解。
Q : 創作根於生活,你同不同意?其實一個藝術家除了創作以外,他的「生活」也很重要,你平日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呢?
A:正如你說我們所謂的創作、畫畫,其實還是來自於生活。我的生活隨著感覺安排,有時嘈雜有時放空,生活中的任何事物,都有可能成為我創作的靈感。
所以我認為我在畫畫的時候,其實並不需要培養所謂的靈感,因為抓住這個隨想的頻率,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,我如果幾天沒有畫畫,或者是沒有想作品的事,就會覺得怪怪的,好像抓不住什麼似的。
要把握單純的生活,不要被潮流牽走,保持你的感受力時時可以抽離。所以同樣的生活場域,藝術家往往攫取到很多個人的想法,用在創作繪畫上有更多不同的表現。所以我覺得真實的生活歷練也絕對是必須的。
劉永仁〈方向之往之一〉油彩、畫布,91x72.5cm,2020。
劉永仁〈獨行之五〉油彩、畫布,15.5x22.5cm,2020。
劉永仁個人影片拍攝現場,攝於2020年台北畫室,王士源攝。